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农村健身设施要加强维保(经济日报12月19日第3版)

2023-12-21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对城乡居民来说,利用公共健身设施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锻炼方式之一。建好用好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是提高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随着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健身器材在广大农村地区也逐步得到普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健身需求。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年久失修、场地杂草丛生等现象时有发生,健身器材重建轻管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方面,农村健身设施面临“有的地方没人用、有的地方不够用”的尴尬局面。篮球场变晒谷场、健身器材建在农田里等新闻时有传出,既没有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原本的惠民项目沦为了面子工程,实在可惜。村庄的人口结构、地理布局都会对相关需求产生影响,前期应充分调研,对不同村庄所需健身设施的种类、数量进行合理配置,科学选址定点,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确保物尽其用。

  另一方面,不少健身器材严重老化,甚至“缺胳膊少腿”,却无人维修,不仅无法使用,还存在安全隐患,重建轻管问题亟待解决。健身设施的主要来源包括上级部门下发、村集体出资购买以及社会各界捐赠等,不管通过哪种方式,都只解决了“有没有”,设施的后续管护往往力度不足,谁来负责、钱从哪来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对此,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值得推广借鉴。比如,山东滨州要求每个村安排专人负责体育器材的管理报修,安徽合肥将设施更新工作纳入市级文件,陕西渭南体育部门每年安排专项维修资金等。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更是起步晚、底子薄,且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中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建立起协同管理机制十分重要。应明确主体责任,重视各方协调,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可以充分发挥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做好沟通衔接,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助力乡村体育健身工程落到实处。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jjrbbd/202312/t20231219_644301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