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从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 东营市河口区打造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创新高地

2023-05-11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小小一粒种子,能有多大变化?位于东营市河口区的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4000平方米的种子智能加工厂、1200平方米的生物育种实验室与种质资源库、1个耐盐碱大豆育繁推基地、300多个耐盐碱大豆试验品种……在这里,说种子有“72变”,并不夸张。

  “在成功进行耐盐碱大豆试验的基础上,我们种植了600多亩小麦优良品种试验田。”4月26日,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试验田里,正在查看小麦长势的技术顾问郭安法告诉记者,“我们种植的圣麦102、圣麦5号、山农32等小麦新品种,具有耐寒、高产、抗病强等特点,目前小麦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良好。”

  “盐碱地,不出粮。”这是之前河口区许多种植户根深蒂固的认知,河口区地处黄河下游退海之地,全区农用地177.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1.39万亩,耕地中不同程度的盐碱地占比达到80%左右,长期以来,盐碱化的土地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怎样“变废为宝”、让盐碱地变良田?成为摆在全区农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

  改变,源于一粒种子。近年来,河口区为改善盐碱地作物产量低的现状,携手山东圣丰种业合作成立渤海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在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研发、良种繁育推广、惠农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建设国家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研发基地和耐盐碱种业应用示范区,全力打造黄河流域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培育和产业创新高地。“我们在盐碱地治理和盐碱地种业上同时搞创新,加快从‘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争取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率先突破。”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宝存介绍。

  据悉,河口区按照“育繁推”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投资3000万元的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集新品种培育、良种繁殖、试验种植、技术推广于一体,着力加快创新步伐。其中,生物育种实验室配备了分子育种、生物育种、基因编辑、土壤检测、人工气候、种质资源库等试验研发设施装备,为良种培育提供了“科研利器”。目前,在680亩的试验田里,有黄淮展示品种80个,各类参试品种33个,圣丰种业品系鉴定99个,大豆产业体系耐盐碱评比试验12个,以及合作院校耐盐碱品系18个等共计729个品系及品种。(记者李明通讯员侯丽雅吴吉新报道)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305/t20230505_43059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