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幸福“稻”来,濠江遇“稻”丰收!

2022-11-14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近日,汕头市濠江区河浦街道河玉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里有260多亩晚稻开始收割,数台收割机在稻田间穿梭,留下一行行稻茬。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茬茬稻秆被叶轮有序地卷入机器,脱粒、除秸、稻谷入车,一气呵成。

  

  

  值得一提的是,这260多亩稻田是濠江区河浦街道响应撂荒地整治政策,因地制宜探索耕地提质改造的成效。曾经荒废了多年的旱地,在当地政府和街道、农业合作社的辛勤耕耘下,不仅实现复耕流转,还达到亩产1360斤的惊人产量。

  兴修水利,为良田保灌溉

  成片的稻田阡陌纵横,沉甸甸的稻穗随着微风波浪起伏,绘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汕头市濠江区齐士安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是这片稻田的管理者。

  

  河浦街道党工委委员陈春林告诉记者,考虑到耕地流转给散户效益不佳,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最终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并由合作社进行集体代耕代种。

  

  

  齐士安总经理陈俊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河玉围本就是围海造田形成的耕地,但受水资源不足、海水倒灌造成的盐碱化等原因,多年亩产不佳,久而久之被撂荒。经过近一年的改造,如今旱地变良田,许多村民都争相夸赞。

  

  这背后,也得益于濠江区近年来为河玉围农田片区兴修的水利设施工程,包括拦河闸、提水泵、灌溉泵、引水渠、电排站等,陈俊说,这些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此前河玉围反复遭遇海水倒灌的痛点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水源灌溉的问题。

  

  争当示范,重塑良田美誉

  陈俊的父亲陈士烈年轻时就是一名农民,随着合作社承包下街道400多亩的耕地后,他又再度回到田间地头,父子俩成为这片农田的守护者。

  

  “每天,我都要来看一看水稻种植的长势。”聊到种植,陈士烈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里目前试种了有五种水稻,接下来要看看哪一种最适合这片土壤。”他还打开手机里的相册,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已经注册好的大米品牌包装,“几个月前,我给村民们都送了我们自己种的大米,大家都说好吃。”

  

  

  村民们的认可,让陈士烈、陈俊父子俩对接下来的种植信心更足了。近期他们还加大投资购买智能化农机设备,准备尝试数字农业。

  

  

  陈春林告诉记者,既为粮食种植示范片,就要努力达到流转示范、联农带农示范、规模化耕作示范、科学管理示范、高产种植经验示范等,“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不管投入多少成本,就算再苦再累再难我也要把这块地种起来。”陈士烈心里想的是,只有把品牌做起来,才能动员更多农户一起开荒垦田,重塑河玉围良田的美誉。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40452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