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晚稻铺金 大地如画

2022-11-14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亩产550公斤左右,按现在的价钱,复耕的3亩水稻能增收5万多元。”站在曾经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看着金黄的稻谷颗粒归仓,松源镇金星村村民张志平黝黑的脸上满是幸福。

  1.jpg

  喜看稻菽千重浪,田畴沃野丰收忙。10月中旬以来,梅县大地晚造水稻相继开镰,处处可见“稻田飘香人欢颜”的丰收图景。梅县区农业部门表示,今年该区晚稻种植面积约15.625万亩,平均亩产475公斤左右,预计总产量7.42万吨。

  2.jpg

  在丙村镇溪联村的稻丰米业水稻机械示范基地,500亩稻田像是铺上了“金地毯”,金黄稻穗接天际,阵阵稻香沁人心脾。轰隆轰隆……两台全自动收割机逐着稻浪前行,稻米倾泻而出,惊起了在田间小憩的鸟儿。不一会工夫,收割机便收获满满一仓脱粒的稻谷,田埂边的农人两人一组张开粮袋,喜悦地看着饱满的稻谷“哗哗”落入袋中。

  3.jpg

  “在前期试种的基础上,今年我们首次大面积种植‘19香’丝苗米,亩产约500公斤。”蹲在田埂边,基地负责人薛伟民轻捧着颗粒饱满的稻穗仔细察看,“‘19香’株型中集,抗倒力强,穗长粒多,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而且米质好,口感更加软糯。”

  4.jpg

  作为梅州的农业大区,今年以来,梅县区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紧盯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目标,在撂荒地复耕复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上持续发力,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5.jpg6.jpg7.jpg

  依托产业优势,当前梅县区正加快推进2023年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相关工作,突出“生产+加工+科技+流通”全产业链要求,放大产业优势,补齐加工短板,塑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将梅县区丝苗米产业园打造成广东省稻米精深加工综合示范区、广东省绿色高质高效丝苗米产业示范区、粤东北智能化粮食烘干储藏先行区。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40455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