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广德:“标准地”里丰收景

2022-11-04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近日,在广德市誓节镇阮村社区千亩“标准地”农田,种粮大户秦良新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标准地’就是好,水稻产量高,以前亩产500公斤左右,现在平均提高50多公斤,收割后还能接着种植小麦。”秦良新告诉记者,他今年承包了300余亩农田种植水稻,被纳入“标准地”改革试点范围,原来分散的“小田”被改造成连片“大田”,通过修建排灌沟渠、田间机耕路,实现路田相连,利于耕作,大大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

  作为安徽省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市,今年4月,广德市在誓节镇率先开启农业“标准地”改革试验,当地农业部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用地集中连片流转,实施田、水、路、林综合整治,实现“田成块、路成行、渠相连、水相通”,推进基本农田向优质、集中、连片方向发展,力促土地效益最大化。

  “以前田块大小不一,田埂占地较大,灌溉和交通运输都不便,费时费力。”村民何继奎说,去年他承包了120多亩农田,今年在“标准地”改造过程中,闲散的边角地得到利用,农田面积增加不少,更便于机械化作业,种田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每亩可节省200元左右。

  “‘标准地’改革后,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种粮大户的生产积极性。”誓节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农业机械化率达89%,粮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目前,我们已完成1600多亩‘标准地’建设,农业‘标准地’逐渐成为村民‘致富地’。”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211/t20221104_641482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