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广州增城举办2022年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培育班

2022-09-14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近日,在2022年增城区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培育班上,农机“花木兰”沈燕芬又来“充电”了。2020年2月,沈燕芬辞掉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增城接手父亲创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跨界搞农业,她对农业新技术、新趋势的学习需求十分迫切,“培训班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平台,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培训,未来还会继续来学习。”

  “依托我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区位物流等优势,综合提高参训学员的经营管理水平,让更多的增城农特优产品走向全国,打响增城农特优产品的品牌。”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区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王晓华表示,增城区于2021年底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接下来需要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以及经营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以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乡村振兴突破口,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推动全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据了解,为提升学员的综合水平,培育班邀请到了中央党校以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学员授课,通过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新“三品一标”的内涵和要求,剖析国家最新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加强学员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强化品牌意识,树立产业链观念,从而助力实现产品优质优价,促进增城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培训班的课程安排很有实用价值,通过学习能够加深我对农业政策与理论实践的理解,尤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对我提升个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有很大帮助。”自2020年沈燕芬返乡投身农业机械化事业以来,参加农业培训、与同行交流成了她汲取农业知识、了解农业发展动向的重要途径。

  “从开始跨界入行到现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农业知识的重要性,培训班中所学到的农业管理新的经营理念也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凭借着创新思维与对农业的深入了解她转变了父辈合作社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创新提出了田间管理责任制,并实现农耕机械化的转型升级。

  在沈燕芬的带动下,合作社不仅掌握一批收割机、拖拉机等传统农机,同时引进了农药机撒播、无人机飞防等高科技,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培育了一批年轻的农机手团队。在品牌宣传上,她将互联网思维注入田头,积极探索“短视频+农耕”,将田间作业、新农人农耕生活的日常记录下来。如今这位“90后”摇身一变成了广州石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成为农机一线的“土专家”。

  “我的企业是做农村电商运营的,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到更多电商技能实操知识,希望将来拓展家乡土特产的销路,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参训学员刘广照说。

  据悉,本次培育班结合增城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类型和培训对象自身需求,针对综合素养教学、专业能力教学以及能力拓展教学三个模块,围绕农业政策解读、经营管理、品牌营销、电商运营等多个领域进行“定制化”教学,同时通过设置团队建设、研讨座谈等方式加强学员间的交流,助力学员全方位成长,旨在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农民,助力增城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40102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