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以虫治虫 重庆投放赤眼蜂以“战”二化螟

2022-06-28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6月22日上午,在永川区临江镇普安村的水稻种植基地内,两架满载赤眼蜂卡球的植保无人机轰鸣起飞,在稻田上空矫健地来回穿梭,一颗颗赤眼蜂卡球洒落田间……

  

  “这是我们生产的赤眼蜂卵球,里面的卵卡附着了1500-2500颗赤眼蜂卵。”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伦一边指着天上的无人机,一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每颗赤眼蜂卵球里都放置着一张指甲盖大小的卵卡,卵卡上的赤眼蜂卵会在两天左右孵化成赤眼蜂,它们将以寄生方式从二化螟虫卵中吸取营养。

  据介绍,赤眼蜂为卵寄生蜂,成虫长不到1毫米,幼虫在蛾类的卵中寄生,不仅能通过寄生作用来有效控制水稻作物上的二化螟,还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苹果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的卵,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世界范围内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寄生性天敌。

  “6-7月是我市水稻生产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防治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发生危害的关键时期。”市种子站(市植保站)有关负责人说,“以虫治虫”有三大优势:一是无人机在用时、用工成本方面更低,且效率更高,一次投放作业,能覆盖300亩左右的水稻,一天投放作业能达到2500亩;二是无人机飞防作业投放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解决了常规施用农药精准度不高、不安全等问题,达到了绿色防控的效果;三是赤眼蜂是以寄生方式杀死二化螟,能减少螟虫后代数量,从源头上防治害虫。

  接下来,市种子站(市植保站)将跟踪监测赤眼蜂的防治效果,并将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6/t20220627_108587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