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 湖南益阳赫山:人勤春来早 备耕正当时
2021-03-16 来源: 作者:
草长莺飞三月天,忙趁东风好耕田。
眼下,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春潮涌动,又到了一年播种的时节。赫山区的田间地头早已热闹起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人们抢抓春时办农事。
“工厂”浸种忙
3月10日下午,益阳市惠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冷卫国从仓库里取出湘早籼45号良种,开始了为期3至5天的浸种。冷卫国介绍,浸种是春耕生产的第一步,种子在充分吸足水分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发芽。发芽后的种子被送到“育秧工厂”,通过“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进行催芽。冷卫国高兴的说:“现代的育秧技术好咧!相比传统大田育秧催芽,时间至少节省两天半,水稻种子发芽率达到了95%以上,育秧总成本节省20%以上。”
据了解,惠民种业现库存早稻种子近20万斤,近两天已浸种2万多斤,现正抓紧生产,该公司提供的秧苗能够能够满足周边大部分农户的需要。
年初以来,赫山区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狠抓农业农村工作,稳信心、稳产量、稳质量、稳平台,扛起了全国产粮大县的政治担当。全区于3月9日召开了高规格的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将粮食生产目标层层细化分解到乡、村、组、大户;对早稻集中育秧、办点示范等提出明确要求,力争通过稳早稻实现增面积,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面积“双增”。
“铁牛”闹春耕
3月11日一早,兰溪镇双巷子村种粮大户徐佑华就驾驶着“铁牛”穿梭在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声响,土地渐次翻新……引擎轰鸣夹杂着周边群众的欢声笑语,汇成一首“铁牛”闹春曲。“徐师傅可是个勤快人!”周边的群众介绍,“他流转承包了70多亩责任田,每年都是村子里最早开始翻耕的,收成也是种粮大户中排得上号的。”正所谓“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种粮大户门已陆续准备好农用机械,做足了农田翻耕、施肥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春种打好“地力”基础。
那边田野热闹,这边农用机械销售市场也不冷清。在益阳市金程农用机械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公司销售经理尹立龙正在对新进的4台抛秧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在农机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他还是喜欢这些“铁疙瘩”。“别小看了这些‘铁牛’!”尹立龙解释:“一台这样的机器1小时可以完成12亩农田的抛秧,是人工抛秧效率的10倍以上,可受咱农民兄弟的欢迎了。”此话不假,就是正月里的这些天,金程公司就销售了20多台大型农用机械,销售金额达170多万元。许许多多的“铁牛”正从工厂奔赴田野,成为了闹春耕的主力。
“今年的惠农政策我们一如暨往的予以落实到位!”赫山区农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智勇介绍:“以抛秧机为例,虽然今年的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参照往年,政府将按每台6.5万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农民群众实际只要出7万多元,大幅度地减轻了群众的购机压力。”
“养料”备得足
3月11日下午5点,虽然已是接近下班时间,但在湖南湘银益源肥业有限公司仓库门口仍停着4辆大货车,师傅们抓紧向大货车装货。公司董事长刘新华电话接个不停,上游的厂商、下游的经销商和种粮大户,好不容易休息一会儿,刘新华介绍:“今年的政策好,农民群众的信心足,各地对肥料的需求旺盛,从正月初八到现在的20天时间里,我们公司已经销售各类成分的肥料共8000多吨。”据了解,湘银益源肥业有限公司早在去年底就开始组织货源,现有存货1万多吨,同时和上游生产厂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完全可以满足赫山区及周边区县群众的春耕用肥需求。
据了解,赫山区的种粮大户也准备了充足的农用物资。在兰溪镇种粮大户李旭芳家的仓库里,一排排农机具、化肥、种子整齐排放。李旭芳笑着说:“万事俱备,只等农时了!过两天,气温上升,我就放开手脚干!”
“课堂”到地头
在沧水铺镇种植大户肖付平的水稻田上,一群农民围着农技专家,不停地问这问那,农技专家耐心细致一一解答。这些农民用布满老茧的手,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着,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现在与过去大不相同,没想到能在田间地头有问题直接问专家,过去有问题我们总跑城里找专家,现在是专家下到田头找我们。”农民唐可强说道。为做好育秧工作,沧水铺镇联合合作社开办农民办田间学校,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把科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互动交流、发放资料等方式,针对种子催芽、抗倒伏、防病害等做了详细讲解,并现场操作给他们看,手把手教他们做,进一步提升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一年,勤劳的人们正用汗水在赫山区广沃的田野上书绘着春天的美丽画卷。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103/t20210316_1484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