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美丽乡村调查网!

“小年”送灶赏民俗 留住乡愁迎丰年

2024-02-22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农历腊月廿三即“小年”,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界浜村的乡亲们前呼后拥地来到本村的陆氏百年老宅,观看送灶等民俗展演。

  此刻,“乡村年年顺送灶迎新春”周浦镇第62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暨“艺术走基层翰墨迎新春”浦东艺术家文化拜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界浜村拉开大幕。

  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书画家们在老灶头各处画上了鲤鱼跳龙门、喜鹊报春、鸳鸯戏水、年年有余等灶花,灵动亮眼。在场的村民看了后纷纷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和真的没有啥两样,好看,真好看!”。灶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老灶头上大放异彩。

  过去,在农历腊月廿三这一天,上海浦东农村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隆重的送灶仪式,做糯米圆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送灶为什么要做圆子、吃圆子?在民间传说里,让灶君公公多吃几个圆子,是为了粘住他的嘴巴,好让灶君公公少说人间坏话,多说人间善事,祈望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当天,界浜村几位60多岁的老妈妈精心挑选上好的青菜和野荠菜,加上清晨市场买的新鲜猪肉,手工剁碎后精心拌好馅料,娴熟地做起了浦东菜肉大圆子。

  此时,老灶头的炉档里烧起了橘黄色的火焰,不一会儿,灶头上大锅里的水沸腾起来。一身土布服装的朱平云老妈妈把刚做好的一大竹匾糯米菜肉圆子倒进了大锅里。圆子熟了,她把圆子盛在4个碗里,把三碗圆子放在灶台上敬灶君公公,另一碗放在一边的桌子上敬祖先。

  送完灶,老宅前的文艺演出开始了。舞台前坐满了乡亲们,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喜庆的土布腰鼓舞起来。乡村老妈妈的土布腰鼓舞秀出了“土布不土,土布生花”的无穷魅力。

  市级非遗文化的江南丝竹民乐婉转悠扬,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浦东宣卷传承人的声情并茂的演唱更是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80多岁的王桃生和妻子、女儿同时在舞台上亮相。老王用芦花和稻草编织蒲鞋、草裤、草鞋,妻子和女儿织土布彩带。一家人的乡土民俗演绎,夺人眼球。八位区文联和本镇知名的书画家在一长溜条桌前挥笔为乡亲们写春联、写“福”字。乡亲们有的等着拿春联,有的双手捧着春联,有的举着“福”字,个个笑逐颜开。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及周浦镇的相关负责人携全体演出人员上台,手捧春联和“福”字,共同向乡亲们拜年!活动在红红火火的年味中落下帷幕。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02/t20240207_644847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调查网 mlxc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84号-4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